晉城:“桑韻書魂”2023首屆桑皮紙書畫大賽作品展開展
2月18日上午,“桑韻書魂”2023年首屆“長平杯”桑皮紙書畫展在晉城市美術館開展。
省文聯(lián)黨組書記李斌出席活動并宣布畫展開幕,中共山西省委黨刊社社長、總編輯李高武出席活動,晉城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委宣傳部部長武健鵬出席并致辭,晉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學忠、市政協(xié)副主席常先勤以及專家學者、書畫名家,特邀軍旅名書畫家、清華大學等院校導師等共計50余人參加開展儀式。
武健鵬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晉城市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全面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此次書畫展正是桑皮紙和書畫傳承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集中體現(xiàn),希望廣大書畫愛好者和書畫藝術界人士勇毅篤行,再接再厲,更好地以筆墨丹青記錄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為推動晉城文化事業(yè)蓬勃發(fā)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此次展覽,以“桑韻書魂”為主題,從2022年11月開始啟動,歷時3個月時間籌備,征集和特邀了北京、山東、河南等15個省市的書畫作品300余幅,從中精選了162幅作品在展廳集中展出,并出版畫集。其中,3號展廳展出的是美術作品部分,4號展廳展出的是書法作品部分,本次展覽所有作品,均用的是山西高平市生產的手工桑皮紙。此次活動為促進晉城桑皮紙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挖掘和傳承奠定堅實基礎。
當天,除靜態(tài)的書畫作品外,晉城市非遺傳承人王志寧還在展廳現(xiàn)場演示了動態(tài)的桑皮紙制作技藝。
桑皮紙自漢代造紙術發(fā)明后,就有以桑樹皮為原料做紙張的歷史記載,故又稱“漢皮紙”。故宮現(xiàn)存書畫名作大多是以桑皮紙作畫。晉城市種植桑樹歷史悠久,是北方最大的蠶?;兀?guī)模最大的時候有25萬畝以上的桑園,為桑皮紙的制造提供了充裕的原料保障。晉城造紙歷史源遠流長,鼎盛時期縣縣都有桑皮造紙,其中尤以高平市永祿鄉(xiāng)的造紙最多、最好,最繁榮的時候,永祿一鄉(xiāng)就有500多家作坊,80%居民以此為生,所以當?shù)匕焉Fぜ堃步小坝赖摷垺薄?
據王志寧介紹,選取直徑5厘米以上的桑樹枝,裁枝剝皮,共經過晾曬、浸泡、清洗、堆漚、蒸煮、揀皮、錘搗、分絲、剪切、清洗、脫色、抄紙、揭簾和曬紙等36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如此下來,制作一張桑皮紙需要半年才能制作而成。
作為書畫用紙,“永祿紙”的紙質柔韌而薄,纖維交錯均勻,色澤純白,紋理美觀,墨韻層次鮮明,并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性能,再加上經久不脆、耐老化、不變色、不蟲蛀、壽命長、易存放等特點,固有“紙中之王、紙壽千年”的美譽,所以,近年,頗受書畫家喜愛。
近些年,高平永祿桑皮紙制作技藝在傳承中不斷發(fā)展。2020年在首屆山西工藝美術產品博覽交易會上喜獲“太行杯文創(chuàng)獎”銀獎;2021年在山西省文化自然遺產主題活動中喜獲“金獎”。
當天下午,主辦方還召開了桑皮紙書畫創(chuàng)作專題研討會。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xù)至3月5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