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一家親,川渝一盤棋。7月16日至19日,重慶市梁平區(qū)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主任陶斯平率梁平木版年畫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徐家輝、土法造紙技藝重慶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蔣吉文等人,到夾江學習考察。
梁平區(qū)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梁平木版年畫曾與綿竹年畫、夾江木版年畫并稱“四川三大年畫”。重慶市級非遺項目梁平土法造紙技藝,系用山間新竹,經(jīng)選材、浸泡、發(fā)酵、碾壓、舀紙等72道繁復工序而成,該技藝與夾江國家級項目竹紙制作技藝一脈相承,異曲同工。
考察組先后走訪了狀元紙廠、石子清紙坊、夾江年畫研究所,實地查看、與傳承人交流,對夾江非遺項目給予高度評價??疾旖M對夾江縣開展的非遺研學活動興趣濃厚,表示梁平也將拓展非遺的傳承方式,動員傳承人開展研學項目,并希望夾江傳承人到重慶指導。
梁平擁有10多萬畝白夾竹的信息也引起夾江縣竹紙制作技藝傳承人的關注。白夾竹是夾江書畫紙的主要竹料,但如今,白夾竹在夾江已難以栽種,基本從外地購進。得知梁平白夾竹原料僅200元一噸,比自己采購的價格便宜一半時,夾江狀元紙廠負責人當即表示將在梁平購買原料,雙方達成協(xié)助采購原料意向。
在夾江年畫研究所,考察組一行察看了年畫展廳、展品、傳習場所,和夾江年畫傳承人進行了交談。兩地傳承人從年畫刻版使用木料,印制年畫使用紙張到技藝流程等進行了交流,初步達成開展“梁平、夾江年畫聯(lián)展”的意向協(xié)議。雙方認為,梁平年畫與夾江年畫都以木版年畫著稱,并同為“四川三大年畫”之一,有一定的歷史淵源。作為兄弟縣,兩地應該攜手,走出重慶,走出四川,通過合作交流,進一步做大做強木版年畫。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中國紙業(yè)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