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奠基的中國印刷博物館廣陵分館工程施工有序,進展快速,目前建筑主體雛形開始展現(xiàn)。建設方表示,2023年年底,該工程有望完工,屆時揚州將新添一座“國字頭”博物館,全方位展示雕版印刷這門世界級非遺技藝。
揚州運河文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雕版印刷技藝出現(xiàn)于唐代,發(fā)展于宋元,興盛于明清,有印刷史上“活化石”的美譽。揚州是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源地,是中國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藝的城市。2006年,揚州雕版印刷技藝項目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以揚州為代表的“中國雕版印刷技藝”,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雕版印刷技藝的主體傳承保護單位,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保存著全套古籍雕版印刷、活字制作、線裝書裝訂等工藝流程,擁有陳義時、陸文彬等一批國家級、省市級雕版印刷技藝非遺傳承人。2019年,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獲批設立中國印刷博物館分館,命名為“中國印刷博物館廣陵分館”。去年年底,中國印刷博物館廣陵分館工程舉行奠基儀式。
記者了解到,GZ263地塊暨中國印刷博物館廣陵分館工程位于馬太南路西側、石獅子一巷北側、彈簧廠宿舍區(qū)東側、史可法東路南側區(qū)域內。記者現(xiàn)場看到,經(jīng)過江蘇華建施工人員奮戰(zhàn),這里不少樓房已經(jīng)封頂,建筑主體雛形展現(xiàn)。江蘇華建的施工人員介紹,根據(jù)規(guī)劃設計,GZ263地塊暨中國印刷博物館廣陵分館總建筑面積5萬多平米,建筑高度為14.65米-24米,共有9幢高樓,其中8號樓為博物館,高5層。目前施工人員正按計劃有序施工,力爭在2023年年底完成施工任務。
據(jù)了解,中國印刷博物館廣陵分館建成后,將重點圍繞“非遺表演、非遺展示、非遺傳授”,建設雕版印刷活態(tài)展示線、歷史溯源及實物展示館、虛擬數(shù)字及聲光電體驗館、演示互動區(qū)、大師工作區(qū)、博物館酒店等板塊,通過“能聽、能看、能動、能感”的形式,讓世界非遺雕版印刷技藝實現(xiàn)活態(tài)化、旅游化和數(shù)字化展示,進一步彰顯古城運河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