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fā)布會通報,截至8月27日,開通辦理ETC業(yè)務的用戶累計達到了11587.77萬,達到了發(fā)行總?cè)蝿盏?span>60.71%。按此進度,應該能夠按時完成規(guī)定任務。但我們不妨探討一下此前ETC使用率低下的原因,挖掘提高ETC覆蓋率的另一種可能,讓更多車主享受到ETC出行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
想必大多數(shù)車主對ETC的利弊都深有體會。好處就是車輛在收費站通行時間短,不用踩停再起步,過路費還有一定的折扣,省時、省油、省費;而弊端更為明顯,比如辦理網(wǎng)點少,手續(xù)繁雜,使用場景少,沒有紙質(zhì)發(fā)票等。對于那些不常跑高速的車主來說,多方折騰后才辦下來的ETC,一年到頭只用兩三次的話,這筆賬是不劃算的。
ETC辦理難的問題在交通運輸部出臺《關(guān)于大力推動高速公路ETC發(fā)展應用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后得到有效解決,網(wǎng)上申請、設(shè)備郵寄到家、自助激活等措施,真正讓不少車主享受到“一次都不用跑”的便利,這也是最近兩個月來全國ETC用戶激增的主要原因。但實話實說,這兩個多月新增的ETC用戶有不少原來是“搖擺型”車主,即辦也可,不辦也可,方便了就辦一下。這一群體之外,要把那些態(tài)度堅定的非ETC用戶吸引進來,還需要更多更具吸引力的條件,拓展應用場景可以看作是其中一個有效的辦法。
2018年10月底,云南高速公路就開始推行“ETC+無感支付”的收費站通行方式。盡管這主要是在ETC支付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車主無需對ETC卡進行充值、圈存即可通過第三方支付賬戶扣除通行費,但也受到不少車主的熱捧。拓展ETC的應用場景,其根本在于將原本的“死錢”用活,通過信用卡和儲值卡、第三方賬戶等支付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在于,ETC的用途不能僅限于收費站,應擴展到加油站、服務區(qū)、停車場等涉車領(lǐng)域,進而實現(xiàn)一卡集成通行、加油、維修、停車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