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裝印刷行業(yè)中,“集中制板,分散制箱”是瓦楞紙箱行業(yè)的有效分工,幾十年前國外也有類似的方法。
自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瓦楞紙箱行業(yè)標準化以來,形成了三大公司。這三家公司都可以造紙,提供包括瓦楞紙箱在內的原材料,并在各州設立紙箱廠。阿姆集團的子公司澳大利亞造紙公司是唯一擁有大片森林的造紙公司。該公司不僅向所有紙箱廠提供原木漿牛皮紙,還利用原木漿和廢紙漿的混合物制造紙板和瓦楞紙。另外兩家大公司有森林,也有生產再生紙漿的設備和技術。回收紙漿,或一定比例的原木漿,也可以制成紙板和瓦楞原紙。
可以說大部分瓦楞紙箱和紙箱都是這些大公司生產的。一些小公司在市場上沒有什么地位。能活下來的就是從其中一家大公司購買紙板材料,進行模切、壓痕、印刷等服務。因為澳大利亞標準協會已經公布了瓦楞紙板和紙的標準。明確了標準瓦楞紙板的邊壓、平壓、耐破度和最小透水性,測量紙箱的方法更加準確。小公司的工藝根本達不到這種程度。
紙板的質量因國家而異。比如在澳大利亞,有原木漿牛皮紙板,廢紙漿,混合漿制成的紙板,或者表面經過一些裝飾效果處理的紙板。紙箱通常是通過粘合形成的。箱子都是用熱膠或者冷膠封的,有的是用膠帶封的,很少用釘釘。瓦楞紙箱主要是A、B、C或E瓦楞紙,很少使用雙瓦楞紙。雙層瓦楞紙板或三層瓦楞紙板通常用于重型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