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6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主題是通報南京市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小區(qū)、單位試點總體情況以及晶都茗苑小區(qū)垃圾分類亮點成效。
據相關負責人透露,先行先試兩個多月來,全市已有57個小區(qū)實現(xiàn)撤桶并點、定點投放,共配備了176輛分類收運車輛,99個單位配置了分類設施,部分小區(qū)垃圾減量了一半左右。
目前,南京市已建成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一期,溧水、高淳、六合區(qū)餐廚廠和140處餐廚就地就近處理設施,年底還將開工建設棲霞餐廚廠、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預計至2020年8月,餐廚垃圾處理能力將達到950噸/日,年內能夠滿足垃圾分類實施進度要求。
下一步,南京還將加大垃圾分類的宣傳,研究制定垃圾總量控制,重點研究制定差別化的生活垃圾分類收費制度。
同時,本次新聞發(fā)布會還透露,《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有望7月頒布,預計11月正式實施。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2020年6月24日,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后,已經按流程報省人大常委會批準。而7月,省人大常委會將召開會議,意味著條例有望7月正式通過審核并頒布。
據悉,條例先后修改26稿,首次探索實踐體驗式立法新模式——南京市人大常委會首次在會議期間組織全體組成人員開展專題立法調研;召開了南京市本屆人大常委會首次立法聽證會;南京市人大常委會聯(lián)合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召開專題立法協(xié)商會;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慎重開展“萬份問卷大調查”......
足見對此次立法的重視程度。
新聞發(fā)布會通報,在為期半個月的大調查中,有92%以上的受訪者表示贊同立法,98%以上的受訪者接受南京垃圾強制分類。同時,有8成以上的受訪者支持政府、社區(qū)、物業(yè)等做好宣傳。
“立法過程中,我們特別注重吸納市民意見,強調法規(guī)可操作性”
——南京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
當然,本次先行先試不僅取得了成效和經驗,也凸顯了一些垃圾分類推廣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
例如,部分小區(qū)垃圾分類收集點“難落地”,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選址難,協(xié)調難,維護和運行也難。撤桶并點,以及定時定點投放模式,對于部分小區(qū)和社區(qū)來說,確實存在距離、時間、影響等各方面的困難。
不過,這些難題的產生也為探索實質性的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
“居民思想的轉變需要時間,來不得‘一哄而上’,更要避免‘簡單粗暴’”
“我們帶著分類操作的宣傳頁和初步的點位示意圖,挨家挨戶進行宣傳,入戶率達150%”
“根據居民的意見和建議,方案經過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終滿足了居民的需求”
辦法,總比困難多。
“本來我們覺得旁邊放個垃圾桶很影響環(huán)境,但是小區(qū)這設施真的高大上”
“有空調、有除臭設施,真的沒有異味,也沒有想象中的蒼蠅、蚊子啥的”
“我們的意見被采納了,小區(qū)宣傳我們也看了,這個結果很滿意”
結果,都滿意就好。
這也表示,等到南京垃圾分類正式依法依規(guī),各項措施推進的進程將更加順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中國紙業(yè)網)